鹅不食草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宝宝眼屎多尿黄流鼻血起泡,是不是 [复制链接]

1#

作者:宝宝知道小豆豆育儿

“上火”这个词无论是中医,还是西医都没有非常明确的定义,概念很虚,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可是一点都不低,宝宝眼屎多了、便秘了、尿变*了、嘴皮起泡了、流鼻血了等情况,往往会被定义为“上火”。然后,又要想出一系列的“败火”方法。

今天,我们就一起来说说生活中被困扰很久的“上火”事件。

您好,我家宝宝最近眼屎很多,擦了还会有,是不是上火了?抹抗生素眼药膏可以吗?

婴儿“眼屎”多,是因鼻泪管(眼泪的排泄通道)通畅不良。眼泪产生于眼睛,回收于鼻部。婴儿眼泪、分泌正常,但鼻泪管窄或鼻塞,致眼泪排泄不畅。积于眼部的眼泪随水分蒸发形成黏性分泌物。不是“上火”所致,也不需抗生素眼膏。按摩眼内眦下部鼻泪管开口处会有一定效果。可咨询眼科医生。

常说的流鼻血、尿*、嘴皮起泡,到底跟“上火”有没有关系?宝宝上火了应该如何预防护理呢?

流鼻血:宝宝出鼻血的原因及护理治疗方案

鼻出血是婴幼儿常见问题之一。很多家长担心孩子经常鼻出血是否与血液病有关,实际上只要进行血常规检测即可轻易排除。

鼻出血主要与鼻黏膜受到刺激过多或过于干燥有关。秋冬季节是孩子鼻出血的高发季节。儿童鼻出血的常见原因有:鼻腔干燥、变态反应、鼻腔异物、血液系统疾病、肾脏疾病以及饮食偏食等。

鼻黏膜受损,极易在任何刺激下出现黏膜破裂而出血。

流鼻血时,仰头或低头都没有任何辅助止血的作用。低头血会流出,似乎情况较重;仰头血会流入咽部,似乎出血减轻。

其实不然,不论是孩子还是成人,流鼻血时的正确处理方法应该是立即向中线压迫流血侧的鼻翼10~15分钟,这样可获得有效的止血效果。

流血止住后2~3天最好不要机械刺激出血的鼻腔。

若仅是鼻黏膜干燥所致鼻部出血,可每天早晚各一次用浸满油脂(如橄榄油)的棉签涂抹鼻孔内侧黏膜。

此外,还要注意纠正宝宝抠鼻子的习惯,避免宝宝过度疲劳、减轻心理压力,给宝宝吃丰富的水果和蔬菜——这些对预防鼻出血可是非常重要的哦!如果频繁出现流鼻血现象,医院耳鼻喉科进行鼻部检查。

宝宝尿少偏*:要注意生理现象还是病理性的尿路感染

宝宝在不同年龄段,排尿量不同,大多都会受到个体差异、饮水量、气温高低等因素影响。

生理性:婴幼儿出现的尿*偏少大多是生理现象,宝宝的新陈代谢较快,而消化酶的活性低,承受不了饮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,导致排出的尿液浓度较高,大多可以通过喂养方式的调整来改变。

六个月内的母乳喂养儿最好是通过增加母乳喂养量来改善。已经开始配方粉的宝宝,可以根据尿液颜色来适当补充水。另外,可以给宝宝多吃点水果补充水分。

病理性:还有一种就是病理性的尿小偏*现象,多是由尿路感染引起。宝爸妈要注意,宝宝在排尿的时候是否会容易哭闹、有顽固性的尿布疹现象,如果怀疑存在泌尿器官感染,应及早去看医生,常规检查尿液。

女宝如果发现小阴唇已粘连,除不要继续“认真”清洗局部(只用清水自上而下冲洗),还需注意排尿时孩子是否有哭闹(阴唇粘连造成排尿口狭窄),排尿后是否还有尿液继续滴出(阴唇粘连造成局部形成小兜,存留尿液),是否出现了泌尿道感染等。

嘴皮、口腔起泡注意:吮吸小泡、鹅口疮、口腔溃疡

吮吸小泡:2~3个月内小婴儿,嘴唇出现小泡,称吸吮小泡,与喂养方式无关,与是否“上火”也无关,是嘴唇脱皮过程,属生理现象,无需担忧。

照片显示的嘴唇白色小泡样状况是吸吮小泡,出生时即可出现,几个月自行消失,属良性现象,对孩子没有任何伤害,自然无需任何治疗。

鹅口疮:口腔粘膜出现乳白色附着物应是鹅口疮,引发病菌是白色念珠菌,一种真菌(也可称为霉菌)。见到口腔内有鹅口疮,同时消化道粘膜也会出现。这是因体内正常菌群不足所致。本应常见于早期新生儿,因肠道正常菌群尚未建立,现还多见几个月的婴儿,是因环境太干净,阻碍了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。

(图片内容非常重要,建议点击查阅或收藏!)

治疗和护理治疗:

1.过于认真消*婴儿奶瓶和用具;

2.母乳喂养前过于认真擦洗乳房;

3.使用抗生素等原因都会阻碍或破坏肠道菌群。正常肠道菌群建立延迟,就给白色念珠菌营造了繁殖机会。

4.制霉菌素只能暂时消除黏膜表面的霉菌,缓解鹅口疮。只有保持清洁环境,加上益生菌,同时适量抗真菌药物,才能遏止鹅口疮。

小儿口腔溃疡

一种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,可自愈,以唇、颊、舌部多见,严重者可以波及咽部粘膜。

(图片内容非常重要,建议点击查阅或收藏!)

针对常见的口腔溃疡,除了需要做好基本的口腔清理工作外,B族维生素可以帮助辅助治疗口腔溃疡、口角炎。一旦宝宝因为口腔溃疡出现厌食,烦躁时,需要请教专业的口腔医生进行治疗。

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信息,不医院诊断和治疗。个人的医学问题需要向医生讨论和咨询。对这篇科普文章任何建议,可以在下方留言交流。

文章来自宝宝知道,更多孕产育儿精彩内容,请下载“宝宝知道”APP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